申請美國中學 面試的重要性
來源:網絡
? ? 美國頂級學校培養的是對美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的人,所以校友圈名流輩出。大家通常關注這些人來自哪些大學,其實,他們就讀的中學更是其價值觀、領導力及思想的搖籃,這也是低齡留學逐年井噴的原因之一。這些中學的門檻之高堪比“常春藤”大學,并且有校友子女優先入學和推薦人制度,可以說是既拼“爹”也拼“圈子”。
? ? ? ?這兩年申請美國中學的競爭愈發激烈,一些TOEFL成績110多分和SSAT成績99%的學生被美國頂級學校全部拒絕。高分“好孩子”的悲劇使宿命論和投機論甚囂塵上,似乎美國中學名校錄取成了看不透的“黑匣子”。情急之下的中國家長使留學申請變成了造假、說謊、包裝加演戲的過程,尋找各種鉆空子、刷真題、托關系的“捷徑”,使孩子在十三四歲面臨人生第一個重要關口的選擇時,被灌輸了畸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給未來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巨大隱患。
美國中學招生官的錄取邏輯
? ? ? ?基于美國社會的信譽體系,頂級初中是頂級高中生源的蓄水池。初中的錄取更多看素質、潛力、與學校的匹配度,因此,學校關注的除了基礎能力、綜合素質,更多是看孩子的規則意識、成熟度、對學習的理解以及基礎“三觀”。絕大多數中國學校出具的GPA成績參考性不強,這是現在大多數美國學校招生官的共識——因此面試在招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面試在錄取中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50%。除了語言水平和溝通能力,招生官通過面試考察的核心內容有以下幾方面,正是被很多家庭所忽視的:
1. 自我認知能力
? ? ? ?一個13歲孩子在蓋特唯的精英成長課作業中寫道:“如果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能明白自己的夢想和學習目的,就不會浪費掉這么多的時間?!泵绹鴮W校很重視 Reflection課程項目:通過讓孩子認識自己(強弱項、獲取知識的方式和解讀機制、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等),使其從內心接納外部的期望和要求,從“要我做”轉化為“我要做”,并事半功倍地完成目標。只有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得到良好啟蒙,才可能成為動機強烈、永不言棄、積極主動且高效的少年精英。
2. 內部歸因能力
? ? ? ?許多中國孩子只要遇到挫折和失敗,就找別人的毛病,很少能反省自己,這種歸咎于人的心理模式會給團隊合作和未來社區的和諧制造很多麻煩,有時候問題還會相當嚴重。因此,美國面試官會通過一些問題來測試學生的歸因模式,例如:“你遇到的最大的失敗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這次失???”這種內部歸因能力,也就是自省的素質決定了一個學生與他人及環境的和諧度,以及他可能進步的空間。
3. 規則意識
? ? ? ?孩子是否容易管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所賦予孩子的規則意識。中國社會規則意識淡漠,大部分家長自身修養有限,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規范。而美國學校普遍將紀律視為最后的紅線,一旦觸犯,將不得不按照校規對學生進行處罰,甚至直接開除。所以,美國初中對孩子的規則意識極為重視。
4. 好奇心
? ? ? ?真正能夠成為各行各業大家的人,一定是具有極強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所以學校希望能尋找到動機強烈、對外部世界懷有好奇心的學生,他們未來獲得成功的概率越大,為學校增添聲譽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時為學校奉獻巨額捐款的概率也隨之上升。
? ? ? ?總之,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在身體和腦力高速發展的時期,美國學校期望利用這個階段塑造出孩子的雛形,在關注學業的同時也會更加關注學生的人格、品性所影響到的社交能力和文化融入能力。在當今好孩子出國大潮之下,一個漂亮的標準化成績確實可以證明學生的高智商,但一個麻煩不斷的高智商學生,卻是每一所美國學校唯恐避之不及的負擔。
? ? ? ?與美國著名大學類似,美國頂級高中致力于挑選優秀學生并提供優秀的平臺,幫助他們挑戰并完善自我。學校必須吸收自律、合作、抗壓、主動、獨立、富有創造力和好奇心的優秀學生,才能培養出美國乃至世界級的人才。學校越好,師資力量就越強,就越需要學習能力和各方面綜合素質高的學生來高效地利用這些資源。
所以, 美國高中在甄選學生的時候會特別看重以下幾個方面:
1. 高效的學習能力+ 一技之長
? ? ? ?學習能力是美國高中的基礎要求。因為高中階段時間有限,學校能夠徹底對學生進行重塑的成本太高、機會太小。所以學校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學術的廣度和深度,還對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速度有很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學術能力只是基礎,美國學校更希望找到激情四射的“天才”。已經明確并發展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在某一領域展現出優勢性特長的學生,相當于為未來大學甚至事業的選擇奠定了方向性基礎。美國頂級學校相信,只有“火一樣的熱情”才能締造世界級的行業領袖。
2. 高度的紀律性+良好的合作能力
? ? ? ?美國高中的組織和運行主要依靠學生高度自治的自我管理和組織模式。紀律性和自律能力,是美國高中生的生存底線,否則必定由于無法抵御誘惑而走上歧途。同時, 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意愿,也成為必要條件。高中階段社團和活動非常多,若沒有合作能力,孩子將要么成為一個心理有問題的孤島,要么成為一個為了突出自己而破壞群體的人,會給和諧的學校社區帶來極不愉快的感受甚至麻煩,而這是美國學校絕對無法容忍的。
3. 抗壓能力+獨立自主的人生態度
? ? ? ?同時應對多種復雜任務,這不僅需要技能,更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若學生不能遇強則強,而是知難而退,那么學校不僅要花費大量精力幫助學生提高學術能力,而且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做孩子的心理輔導減壓。而且,不少中國留學生的人生態度消極,出現問題就歸因外部,遇到困難則一觸即潰,只能接受鮮花和掌聲,無法面對挫折和失敗。很多獨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沒有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后果的意識,一旦獨自來到美國,遇到問題還像在國內一樣等著家長處理,給校方帶來了無盡困擾。這導致美國學校逐年提高了對候選人這方面的要求。
4. 感恩之心
? ? ? ?只有感恩之心,才能讓美國精英培養體系得以薪火相傳、保證社會的進步。美國大多數學校的學費收入都不足以覆蓋成本,需要來自家庭的捐贈。因此,美國學校傾向于選擇懂得感恩的家庭,以期獲得捐贈;同時,學?;ㄙM大量的心血與精力去培養學生,也是希望將來能夠分享其成功的,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會有懂得感恩的孩子, 也才會有可能在將來對學校有所回報。
? ? ? ?總之,不論初中還是高中,僅靠高分和精心包裝的文書,加上高超的演技就能混進美國名校的希望愈發渺茫。即便勉強混進去,也很難順利走出來。不僅是中學,大學亦是如此。據不完全統計顯示:中國學生名校畢業率不足50%,也就是說拿到美國名校錄取通知書的人,不到半數能夠順利畢業,而另外一多半則不得不轉入其他學校,相當于被名校淘汰了。
?